mtlin12 寫:文山兄,我想DB架構會高速的原因是Q25、Q26隨時active,導致起步的時間縮短吧!
試想Q25、Q26改為NPN、PNP那麼不是就變成共射極的電壓放大了?
DB在此處基本上Av約=1,Ai約=hfe1*hfe2。


版主: Jeff, Korping_Chang
mtlin12 寫:文山兄,我想DB架構會高速的原因是Q25、Q26隨時active,導致起步的時間縮短吧!
試想Q25、Q26改為NPN、PNP那麼不是就變成共射極的電壓放大了?
DB在此處基本上Av約=1,Ai約=hfe1*hfe2。
吳立民 寫:尋「柯文山」兄
作者: 吳立民
日期: 03/11/05 11:11
聽說當年音響技術的作者「柯文山」先生已經現身多時,真不好意思,因為我平時少遊走相關網站,還是別人提起才知道的。早年曾獲益於柯先生的文章甚多,非常感激。
有事商談,如果柯先生看到這個POST,是否方便來信?limin_wu@diyzone.net,或者,有其他網友知道柯先生的聯絡方式(如e-mail),可否不吝告知?
謝謝!
mtlin12 寫:代為廣播。吳立民 寫:尋「柯文山」兄
作者: 吳立民
日期: 03/11/05 11:11
聽說當年音響技術的作者「柯文山」先生已經現身多時,真不好意思,因為我平時少遊走相關網站,還是別人提起才知道的。早年曾獲益於柯先生的文章甚多,非常感激。
有事商談,如果柯先生看到這個POST,是否方便來信?limin_wu@diyzone.net,或者,有其他網友知道柯先生的聯絡方式(如e-mail),可否不吝告知?
謝謝!
wensan 寫:W. Marshall Leach Low TIM Amp的輸出電流放大是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三級射極隨偶器,DB-01可以接成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兩級射極隨偶器,這樣Q25、Q26的工作範圍可以比2mA大上30倍到50倍以上(隨便哪種便宜的小黑豆電晶體應該都有60mA到100mA的電流驅動能力),還可以把兩個恆流二極體省掉,電路更簡單。
skychu 寫:wensan 寫:W. Marshall Leach Low TIM Amp的輸出電流放大是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三級射極隨偶器,DB-01可以接成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兩級射極隨偶器,這樣Q25、Q26的工作範圍可以比2mA大上30倍到50倍以上(隨便哪種便宜的小黑豆電晶體應該都有60mA到100mA的電流驅動能力),還可以把兩個恆流二極體省掉,電路更簡單。
不好吧 ! 那樣改DB-01失真會變大。而且不是說"高速不等於Low TIM", DB-01並不需要太高SR值(幾千 ?.
To Mtlin12:
您有沒試過Q26的C接到Q20的E,而不是接Power。同樣將Q25的C接到Q21的E。
wensan 寫:skychu 寫:wensan 寫:W. Marshall Leach Low TIM Amp的輸出電流放大是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三級射極隨偶器,DB-01可以接成NPN放上面推NPN、PNP放下面推PNP的兩級射極隨偶器,這樣Q25、Q26的工作範圍可以比2mA大上30倍到50倍以上(隨便哪種便宜的小黑豆電晶體應該都有60mA到100mA的電流驅動能力),還可以把兩個恆流二極體省掉,電路更簡單。
不好吧 ! 那樣改DB-01失真會變大。而且不是說"高速不等於Low TIM", DB-01並不需要太高SR值(幾千 ?.
To Mtlin12:
您有沒試過Q26的C接到Q20的E,而不是接Power。同樣將Q25的C接到Q21的E。
同樣是兩級射極隨偶器,失真為什麼會變大?
「"高速不等於Low TIM"」並不表示「高速」對「Low TIM」沒有幫助。「高速」可以讓暫態時的大誤差訊號迅速變成穩態時的小誤差訊號。
幾千V/uS的Slew Rate只是電流放大級而已,不是整個放大器的Slew Rate。電流放大級的Slew Rate必須非常高才能符合「輸入級的電流輸出驅動積分器的放大器等效模型」,依照這個等效模型,放大器的Slew Rate才是由輸入級的最大輸出電流與積分器的等效電容所決定。
Q26的C接到Q20的E,而不是接Power。同樣將Q25的C接到Q21的E。讓Q25、Q26在接近飽和的狀態下工作?
wensan 寫:同樣是兩級射極隨偶器,失真為什麼會變大?
「"高速不等於Low TIM"」並不表示「高速」對「Low TIM」沒有幫助。「高速」可以讓暫態時的大誤差訊號迅速變成穩態時的小誤差訊號。
幾千V/uS的Slew Rate只是電流放大級而已,不是整個放大器的Slew Rate。電流放大級的Slew Rate必須非常高才能符合「輸入級的電流輸出驅動積分器的放大器等效模型」,依照這個等效模型,放大器的Slew Rate才是由輸入級的最大輸出電流與積分器的等效電容所決定。
Q26的C接到Q20的E,而不是接Power。同樣將Q25的C接到Q21的E。讓Q25、Q26在接近飽和的狀態下工作?
wensan 寫:C8是做什麼用的啊?降低恆流源的內阻嗎?
mtlin12 寫:wensan 寫:C8是做什麼用的啊?降低恆流源的內阻嗎?
套句大陸網友markamp論C9"我凭自己的观点解答:这个电容能减小偏置电路的电压变化(尤其是在高频时),从而减少调制失真。因为输出电压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变化时都会使流过偏置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使偏置电压变化,近而使输出偏置电流变化,引起动态失真。我在用pspice仿真电流负反馈电路时,发现加上这个电容能明显降低高频失真。"
C8我用0.1uF,C9 2.2uF都是類同看法,C9老外還真的詳細問ㄋ! C8就當減少JFET兩端電壓浮動用。
wensan 寫:C9是合理的。C8就很奇怪!Q16不是做恆流源嗎?為什麼要減少JFET兩端電壓浮動?
mtlin12 寫:由於DB-01的Q25、Q26、Q20、Q21都處於active區,所以
反應速度奇快,不過整體slew rate前回我說過DB-01約30V/uS。
不快但沒振鈴,也不慢,50KHz仍舊沒什麼相位差。
wensan 寫: 晚輩只是聽mtlin12前輩說「期望用高速度的設計以減少TIM」,但看到DB-01明明可以「高速」,卻接成「低速」,心中好奇,上來問問而已。如有冒犯,還請見諒!
在穩態時,DB-01的電流放大接法,Q25、Q26工作在0~2mA的範圍(比電壓放大級還低),Leach Low TIM Amp的接法同樣可以工作在這個範圍。
在暫態時,當很大的誤差放大訊號過來,DB-01的電流放大接法,Q25、Q26仍然只能工作在0~2mA的範圍,超過就過荷了(電壓放大級卻還未過荷,誤差放大訊號卡在Q25、Q26)。而Leach Low TIM Amp的接法卻可以在這種緊急的狀況下,將工作範圍視狀況擴展,甚至擴展30倍到50倍,以避免過荷。
當然,各位如果不在乎TIM還沒發生在輸入級,反而先發生在電流放大級,那晚輩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就好像各位如果喜歡讓Q25、Q26工作在電晶體特性曲線最彎曲的地方,旁人又能說些什麼呢!
各位自己DIY做音響,到底想要怎樣在速度、TIM、THD、DF、雜音、穩定性、頻率響應.....還有最重要的「銀子」和「奇檬子」等,各方面取得平衡,我哪知道!
mtlin12 寫:DB-01是前級耳擴使用與後級不同,要Q25、Q26 2mA過荷太難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