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可以對喜歡這首曲子的樂友有點幫助∼

霍爾斯特 (Gustav Holst),英國當代作曲家,《行星組曲》(The Planets, Op 32)
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廣為人知的曲目。這部作品作於1915年,作者採用
音樂形象來描繪浩瀚宇宙中的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形態與性格。《行星組曲》的樂隊
配製非常龐大,啟用了一些很少在舞台上使用的樂器,演出效果也異常震撼。
1918年,《行星組曲》由鮑爾特 (Sir Adrian Boult) 於1919年2月27日,在倫敦的
皇家愛樂協會演奏會中指揮了五曲的初演。同年12月22日,霍爾斯特本人在倫敦的
皇后廳交響演奏會中,又指揮了「金星」、「水星」、「木星」三曲。至於七曲的
完整演出則到1920年11月15日才由阿爾巴特•柯茲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全部演奏。
霍爾斯特代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在後浪漫派時代的風格,行星組曲就是
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霍爾斯特正面臨中年危機,雖然在音樂學者的工作
上頗有成就,但他在創作上的幾次嘗試卻都遭遇慘敗,此時他寫下了行星組曲這首
交響樂。本曲被視為後浪漫時代的管弦樂創作,但在一開始其實受到史特拉汶斯基
和荀白克的影響甚多。霍爾斯特本身並無意在此曲中用音樂描寫行星,他描寫的
其實是人的情緒,同時也在暗示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