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gradors2 發表於 週三 11月 09, 2005 8:19 pm
再談一個.
談到音響評論.
雖然, 我們都不是音響評論家(我到現在, 對這個職業名稱
還是感到很詭異), 但卻時常有機會對器材做出評論與介紹.
特別是網路發達, 論壇通行的現代.
對於此, 網路上的音響評論質量不一. 必須發揮滔沙檢金
(突然對這個詞有點困惑, 記得看過的古書是[滔沙檢金]無錯,
因為是水波洗去沙子, 故用"滔", 而檢字是正確的, 現代的
手字旁"撿", 其實是近代才出現的, 應該是錯別字而發揚光大,
究竟如何呢?)的態度, 花極大心力去研究.
不過我並不想討論如何去找, 或是去分辨一篇評論的好壞.
我想談的是, 每個人寫出那篇評論的情況以及所謂的"客觀要求"
我想,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
很多測試數據美麗的產品, 聲音都不太好.-這種特色以日本產品為最.
如同青菜水果是神奇未知, 電線卻能夠依科學分析而理所當
然. 這其中有很大陷阱. 這個理所當然, 真的是理所當然嗎?
連牛頓的三大定律都可以被推翻, 在以懷疑與反思的現代科學
思潮下, 我實在不敢這麼確定, 所謂的音響玄學, 真的就是迷信嗎?
很多現代的測試方法, 好比相位, 光是其理論, 都只是近50年
才發現的學說而不到定律程度. 我們還未發現的, 測不出來的
到底還有多少? 想到這, 我就冷汗直流.
因此, 音響評論中, 所謂的[請勿用情緒性主觀用詞], 甚或
[客觀評論]這東西, 真的存在嗎?
所以, 我在寫介紹或是評論文時(我基本上是不寫的, 除非受人所託, 或是一時情緒上的激動與感動, 當然, 不屑也是一種動
力), 因此, 我對於書寫, 或是和人討論器材時, 偏向主觀而譬喻
的方式.
好比[填海, 垃圾]-這都是情緒用語.
而譬喻則是希望對方能夠理解, 所不得不用的方法.
好比[我覺得ATH像是濃厚的抹茶, 而AKG像白酒.]
畢竟我們只是嗜好於音響, 並非技術人. 去談些專業用詞, 或是
技術層面, 就成了武人奢談文事, 我以為, 我們在談論時, 唯一
能夠做到的, 便是誠實的說出耳朵所聽. 即使非常主觀.
當然, 這種做法, 是受到一些人的批評.
特別是情緒用詞. 然而, 要知道, 濃厚淡淺, 這種聲音的味覺,
是人人不一, 我認為太濃, 而在你的耳中太淡, 因此要怎麼去避免主觀用法呢? 根本不可能, 故我認為與其三流的客觀, 不如一流的主觀, 參雜情緒用詞也無妨.
畢竟, 音響在不同的搭配, 不同的環境, 不同的使用時間, 不同的人, 任何一種情況, 都會發出大不相同的聲音.
我想, 閱讀文章的人, 應該都是能夠確實分辨這些, 而去體會
文外之意, 以及器材的情況與潛力, 寫評論應該無須庸人自擾.
所以, 只要確實的描寫視聽情況以及搭配, 再忠誠的描寫感想
, 我想這就是恰當的評論了.
以上我的想法, 不知你的想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