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曹操 vs 劉備 vs 諸葛亮 (一)

生活體驗,心情故事,文化休閒,吃喝玩樂等話題分享。

談曹操 vs 劉備 vs 諸葛亮 (一)

文章RogerShih 發表於 週三 7月 31, 2002 5:12 pm

說起三國, 很多人第一個聯想到三國演義, 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演義」, 有很多人因為三國演義引起興趣, 進一步的探討三國的歷史, 發現不符處頗多的時候, 經常發出議論指責三國演義, 一筆的抹煞了三國演義的價值, 包括其文學上的成就, 這是很可笑的.

羅貫中雖然身為作者, 然而他不是寫史的人, 他寫三國演義就像金庸寫武俠小說, 取向是文學的, 在文學上講的是感性, 講求的是故事的可看性以及人性影射的探討, 作者本身揉合了自我的觀點以及通俗的題材去寫一部能夠引起世人共鳴的文學, 而不是事事講求證據的史書, 用史書的角度去批評三國演義, 事實上是犯了角度上極端的錯誤.

然而, 因為三國演義的反動引起的混淆, 卻一再的讓擁劉、擁曹甚至反劉、反曹引起爭辯跟混淆.

是的, 我的確是不怎麼喜歡曹操, 三國演義也許不無影響, 然而回想過來, 我對日本戰國的信長卻又很欣賞, 雖然我不認同信長對付一向一揆跟比睿山的手段 (我也覺得那些日本和尚真的有夠糟糕), 那麼為什麼我會討厭曹操!?

在研究正史的同時, 越了解曹操的性格, 就讓我越不喜歡曹操, 卻不是因為演義 (老實說, 快十年沒看演義了).


講曹操-

曹操的個性很節省, 這是好個性, 但是卻跟他的家業絕對無關, 銅雀台、七十二疑塚的建造工程都是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 這些都不屬於漢室的財產, 可笑的是有人竟可以以曹操性簡, 所以銅雀台雖是曹操所建, 但不是曹操私產, 那又是誰的私產!?漢室的嗎!?翻遍記載, 獻帝從來沒有到過銅雀台跟文武百官同樂過, 反而是曹操自己常常在用, 這不是私產又是什麼!?

曹操性簡的確很有名, 有名到他的妾還是媳婦花錢買好看衣服都會被殺. 幾個兒子因為花費比較多被當面斥責, 曹植為曹操所不喜, 原因之一是曹丕裝的自己很節儉, 顯的曹植很浪費是因素之一. 結果曹丕稱帝後, 揮霍程度可也不差, 曹叡就更別說了.

三國演義經常被當成擁曹、反曹的爭論焦點, 然而細數正史, 三國演義所做的與其說捏造曹操的惡事, 到不如說是形象上的塑造變成一個大黑臉跟奸臣, 卻不是毫無來由.


1. 曹操是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的 - 嚴格點來說, 曹操的家世背景雖然不像袁紹、劉表那種背景, 但也不是一無所有, 其祖曹騰、其父曹嵩還曾花一億錢買官, 可見家中經濟狀況極佳, 曹操的家族又相當龐大, 夏侯兄弟就是有名的近親. 有了背景關係, 曹操又有立功, 以此做到不小的官職, 並為董卓、何進、袁紹等人的器重, 贏得足夠的名氣. 同時的劉備運氣就差多了, 要錢沒錢, 要人沒人, 一個落魄皇族, 還被現在的我們當成是騙吃騙喝的在嘲笑, 黃巾之亂有功, 劉備也只能當個小縣官卻不得安, 只能靠老朋友公孫贊給個地方窩.

2. 曹操愛人才 - 是的, 曹操對人才極愛招攬, 早年的曹操對謀士群很敬重, 然而殺人才也是最用力的. 陳宮為何反曹操?!可不是因為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 而是殺了當時的名士邊讓, 只因為邊讓譏刺曹操, 所以曹操殺了他, 還屠三族, 結果曹操征劉備時, 陳宮找了呂布來襲, 差點讓曹操的根據地不保. 陳宮的下場, 就跟演義描寫的差不多.

曹操愛人才, 但肚量卻不是很大, 尤其是你得罪過他的話, 即使跑到他前面跪地求饒, 他也不會放過你 - 當曹操未得第時,在故鄉有個仇人桓邵,曹操得志後,桓邵到曹操面前自首請罪,跪下磕頭。曹操說:「跪就可以免死了嗎?」還是把他殺了。又一個故鄉沛國相袁忠,過去曾為難過曹操,曹操得志,袁忠自知不免,逃往交州,曹操以行政命令給交州太守,把袁忠全家都殺了。他是「故人舊怨」,一個一個都報復了才快心。為了利己而損人,是常有的事。

他嘗說:「有人要害我,我心就動了。」他對一個親信侍從說﹕「你帶一把刀到我席前,我就說心動,而後把你綁上刑揚,但我不殺你,不過是試一下,我有重賞。」這人如其言,藏刀近侍。曹操大呼心動,搜出這人果藏刃,便綁赴刑場。這人以為還有重賞,也不害怕。到了刑場,一刀就砍下了腦袋。此人真是死了還不知曹操的奸詐。可是別人都以為曹操真有本領能察覺隱事,就不敢有人謀逆了。曹操對姬妾也辣手,他說:「我睡覺時,你們別近我。近了我,我殺死人而不自知。」有一天他睡覺忘了蓋被,他所幸的某姬走近給他蓋上被,他便躍起身一刀將她殺死﹝當然是為了怕這姬妾對他不利﹞。後來,每天睡覺,左右都莫敢近。另有一個歌伎,天生得一副好歌喉,曹操很喜愛,但這歌伎嘗忤曹操,曹操想殺她又捨不得不聽歌。後來選一百個女伎練歌,從中拔出一個與這歌伎差不多的歌喉,便把這歌伎殺了。 -- 引自三國之天地網站 --

陳壽寫的三國志, 對這些多有不載 (連屠城事蹟都多數隱去了), 雖然陳壽三國志後世評價很高, 但那是對於陳壽寫史勉力所持的簡潔以及盡量客觀而言, 但是其參考史料實在過少, 簡略太多. 例如赤壁之戰, 非得拼拼湊湊的才能一窺赤壁之戰的面貌, 還語焉不詳處極多, 遠不及曹操的大勝仗官渡之戰詳盡, 這又說明了什麼!?徐州屠城, 輕描淡寫的以泗水為之不流帶過, 連考證都省了, 後漢書關於徐州屠城還寫的詳盡許多.

曹操的個性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得出來, 曹操雖然雄才大略, 為人卻並非絕對豁達大度, 向對關羽這樣的卻是極少的例子.

曹操對武將的寬容性很高, 對謀士的猜忌卻多, 荀彧阻止曹操稱王, 卻死的不名不白, 陳壽只好給一個含憂而死, 毛玠、崔琰、華陀, 都是可以不殺的人才, 有的還是有開國大功的大臣 (毛玠沒死, 可是最後沒再替曹操做事, 他奠定了曹魏的經濟基礎).

然而見過最好笑的反駁是, 這些人的死不應該怪罪到曹操頭上, 有的自己找死, 可笑啊.

看到陳壽評語中的不念舊惡, 實在有點唏噓.

有人會想說張繡、賈詡, 請自己找看看張繡、張繡子是怎麼死的不明不白的. 至於賈詡, 他在曹操時代幾乎不發任何意見, 赤壁戰前, 賈詡建議曹操先經營荊州, 本意是要破孔明的三分天下之計, 結果曹操聽進去了!?


3. 曹操法治治國 , 人民各安其份, 所以曹操愛民 - 坦白說, 簡直荒唐, 秦始皇也走嚴刑俊法, 秦始皇也愛民囉!? 愛民的人會下「圍而後降者不赦」這種老是屠城的命令嗎!?連陳壽都無法完全掩飾曹操這個命令, 下面兩則是從三國志中節錄出來的, 一則是斐注引 <<魏書>>, 一則是于禁傳本傳所提.

曹操實行的是法治的高壓政策, 那裡有變就以鎮壓為手段, 動不動就屠人三族甚至屠城, 好愛民啊, 那麼 228 算的什麼!?時代不同!?別鬧了, 古代跟現代兩樣標準啊!?所以現代高壓統治表示不愛民!?古代屠城不算不愛民囉!?這是那門子的邏輯!?相對照劉備孔明治蜀, 從無屠城情事, 連夷三族都很少見的情況, 還硬要凹曹操比劉備孔明愛民、人民更愛戴曹操的這種屁話!?

--
程昱傳
一]魏書曰:太祖征馬超,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遣將軍賈信討之.賊有千餘人請降,議者皆以為宜如舊法,昱曰:「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議者曰:「軍事有專,無請.」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見昱曰:「君有所不盡邪?」昱曰:「凡專命者,謂有臨時之急,呼吸之間者耳.今此賊制在賈信之手,無朝夕之變.故老臣不願將軍行之也.」文帝曰:「君慮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誅.太祖還,聞之甚說,謂昱曰:「君非徒明於軍計,又善處人父子之間.」

于禁傳-
太祖初征袁紹,紹兵盛,禁願為先登.太祖壯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遷裨將軍,後從還官渡.太祖與紹連營,起土山相對.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紹破,遷偏將軍.冀州平.昌豨復叛,遣禁征之.禁急進攻豨;豨與禁有舊,詣禁降.諸將皆以為豨已降,當送詣太祖,禁曰:「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自臨與豨決,隕涕而斬之.是時太祖軍淳于,聞而歎曰:「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益重禁.
--

著名屠城的儈子手還真的多是曹操親族做的, 屠宛 (侯音反, 曹仁), 屠鄴城 (曹丕有份, 不然也不會捷足先登搞到甄妃)、屠興國 (羌亂, 記得是夏侯淳)、至於徐州就別說了, 有的人還可以睜眼說瞎話說徐州死沒多少人云云, 這種行為跟日本竄改歷史說沒有南京大屠殺沒什麼兩樣!!

曹操還特別愛遷徙人民, 例如漢中, 曹操取漢中, 結果是把所有漢中人民八萬強制遷到中原去, 另外一次我忘了是在三國志魏書誰的傳中看到, 因為跟東吳爭戰, 曹操打算遷移長江沿岸的人民到內陸, 有臣子阻止, 曹操不聽, 結果是幾個鎮的人民全部跑到東吳去了, 愛民的君主會有這樣的結果!?

諸葛亮徙天水三郡、遷南中部族, 好像沒搞到這樣子的情況吧!?


4. 曹操雄才大略、百戰百勝 - 曹操一生的敗仗不少, 而且都是不聽謀士進言才搞的灰頭土臉, 真正說的上有發揮的, 是官渡之戰, 那還得靠袁紹自毀長城才贏的. 其餘的, 對張繡, 勾引人家嬸嬸好色惹禍, 害死典韋. 對馬超, 也是用離間計分化馬超跟韓逐贏的, 先前輸的差點又賠上許褚. 好笑的是, 曹操用計就不卑鄙, 李恢用計平南中之亂就叫騙人, 又讓我見識了曹操 Fans 雙重標準的無恥嘴臉.

爭漢中, 曹操本來有機會取蜀, 然而他嫌累了, 不聽謀士進言, 結果導致後來又跟劉備爭漢中, 死了夏侯淵, 曹操又等同敗給了劉備 (至少曹操進退不得), 殺個揚修洩憤, 這應該怪誰!?

赤壁就更別說了, 魏方史書參考資料絕對諱之避之模糊之, 蜀又無史官, 吳書中對赤壁的功勞感覺上掠美太多, 但又語焉不詳, 尤其是劉備曹操的軍力略勢的描述幾乎沒有, 就周瑜、魯素、諸葛亮三個人的戰前分析, 未免太過於簡化.


5. 曹操擁立天子, 所以忠於漢室 - 有人說曹丕篡位稱帝跟曹操無關, 甚至說篡位總比打打殺殺稱帝好, 這又是詭辯, 魏晉南北朝, 篡位有之、打來的有之, 死傷哪裡少了!?三國爭戰並沒有結束, 曹丕篡位就是篡位, 難道說篡了位就能統一三國減少死傷!?

有人覺得沒有曹操漢室早就該滅了, 擁立天子對曹操沒幫助, 所以曹操擁立天子是忠於漢室等云云. 這種說法半對半錯, 尤其不能套到後期的曹操身上.

荀彧可以說是曹操陣營中忠於漢室的最佳典範. 魏諷案, 當中牽累許多忠於漢室的漢臣, 幾乎連鍾瑤也被連累進去, 張繡子、王燦二子都死於此案, 前後誅除達千人以上.

之前殺董承也就算了, 後來殺伏后更顯得漢獻帝實在不過曹操的一個傀儡, 一個皇帝在權臣逼迫下, 連自己的皇后都保不住、都無權決定, 有那些皇帝像這樣的!?

伐董卓之前的曹操, 還真的有心替漢室做事, 後來則未必. 甚至「奉天子以令不臣」還不是曹操自己說的, 是毛玠、荀彧建議的. 可惜的是獻帝畢竟只是曹操手中的玩物, 毛玠跟荀彧的下場並非無因.

--
全世界的個人網站版工中,最遜、最窮的一個就素偶 :cry:
頭像
RogerShih
論壇遊俠
論壇遊俠
 
文章: 5773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4, 2000 8:59 pm
來自: 中華民國的豬窩

回到 生活休閒哈拉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7 位訪客